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,其中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是大便出血。有时候,患者会发现大便中夹杂着血块,这让不少人感到困惑。本文将探讨为什么直肠癌会导致大便出血块的原因。
首先,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一部分,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,将食物残渣变为固态的粪便,然后排出体外。当直肠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,癌细胞会堵塞肠道,导致食物残渣被滞留在体内。这种堵塞会导致粪便堆积在直肠中,形成一个类似于肿瘤的物质,称为粪石。
粪石是由食物残渣和消化液组成的坚硬物质,类似于结石。当粪石位于肠道狭窄的直肠部分时,通过排便时会产生剧烈的刺激和摩擦力,这将导致出血。粪石的硬度会损伤直肠壁的血管,使其破裂和出血。
此外,直肠癌的生长还会导致肠道黏膜受到创伤和破坏。肿瘤细胞在直肠黏膜上形成溃疡和糜烂,这会引起出血。当粪便经过这些糜烂和溃疡区域时,会携带血液,从而使大便出现血块。
另外,肿瘤自身的供血也有助于直肠癌患者大便中出现血块。良性的肠部血供主要来自于便秘通常加重的门脉系统,而恶性肿瘤的血供则主要来自于动脉系统。因此,直肠癌会增加肿瘤坏死和出血的风险,进而导致大便中出现血块。
最后,直肠癌可能会引发肠道炎症反应,导致肠道粘膜血管扩张和渗漏。这会加重肠黏膜的损伤和糜烂,并增加大便出血的可能性。
总结起来,直肠癌导致大便出血块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因素:粪石形成导致刺激和摩擦、直肠黏膜溃疡和糜烂、肿瘤的供血和肠道炎症反应。
最后,重申一点,若出现大便出血,尤其是伴有血块的情况,应立即就医。及早检查、确诊和治疗对于直肠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,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期。